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_亚欧日韩欧美网站在线看_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网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 <dfn id="zskxd"><var id="zskxd"></var></dfn>
      <span id="zskxd"></span>

      首頁 理論宣講輕騎兵 理論文庫

      以“三心齊發(fā)”強化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2019-09-29 08:39 來源:宣講家網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近日,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制定印發(f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對于引導全體人民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在家國情懷的滋養(yǎng)下,愛國主義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開創(chuàng)輝煌的力量源泉。回望過去,從一窮二白、滿目瘡痍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都離不開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承和踐行;展望未來,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繼續(xù)傳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樹牢精神支柱,卯足強大動力。要以《實施綱要》為基本遵循,在多走心、促入心、抓重心上下功夫,不斷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要多走心。愛國主義既不是晦澀難懂的“高大上”理論,也不是無法落地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種有具體內容的價值引領、可指導實踐的精神力量。這就決定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不能“空對空”、走形式,一廂情愿地灌輸理論或者不分對象的“一鍋燉”,而是要多走心,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精準性。要研究透愛國主義精神的內涵,深挖愛國主義的外延,豐富教育內容;要搞清楚全體人民在傳承愛國主義精神上的短板和不足,新需求和新期待,把準教育方向;要立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目標,把握實現(xiàn)中國夢的時代主題,明確教育目標,確保教育內容豐富生動、與時俱進,有效防止出現(xiàn)“雁過不留聲”、“雨過地皮濕”等不良現(xiàn)象。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要促入心。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是傳承民族精神,凝聚奮斗合力,如果做不到入腦入心,愛國主義教育就會流于形式。正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講,堅持傳承和創(chuàng)新,讓教育形式靈活多樣,才不會產生“教育疲勞癥”、“活動厭倦癥”。要想實現(xiàn)愛國主義入腦入心,創(chuàng)新更豐富的教育渠道、更活潑的教育方式是關鍵。要敢于打破傳統(tǒng)“大水漫灌”的教育模式,針對不同受眾進行“滴水細灌”,做好愛國主義教育的“私人訂制”;要在線下教育的基礎上,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強化“互聯(lián)網+”教育方式的探索,讓愛國主義教育在指尖上開展;要把握住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開展內容豐富的慶?;顒樱匀嗣袢罕娤猜剺芬?、樂于參與的方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要抓重心。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只有在每一個青少年心中種下愛國的種子,精心澆灌,愛國的種子才能發(fā)芽開花結果,為實現(xiàn)中國夢凝聚強勁動力。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明確要求,“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牢牢扎根”的根源所在。要牢牢抓住青少年這一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群體,匯聚學校、家庭、社會的合力,在互動教學中講授愛國主義精神的深刻內涵,在言傳身教中展現(xiàn)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行動,在濃厚氛圍中澆灌愛國主義精神的種子,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價值觀、理性的愛國主義行動觀,爭做有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愛國主義是一面具有最大號召力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當愛國主義成為照亮新征程的精神燈塔、奮斗新時代的精神力量之時,我們的國家必能克服前路中的一切艱難險阻,最終到達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勝利彼岸。

      責任編輯:陳美琪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 版權所有,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