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_亚欧日韩欧美网站在线看_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网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 <dfn id="zskxd"><var id="zskxd"></var></dfn>
      <span id="zskxd"></span>

      首頁 生活頻道 汽車

      商用車補貼減幅高達40% 不再“普惠”強調“側重”

      2017-12-13 16:27 來源:人民網

      在經歷了“國家限購+財政支持”的前期階段后,牽動業(yè)界神經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將迎來再一次下調。

      《證券日報》記者從最新曝光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了解到,此次補貼調整幅度最大的依然是新能源客車領域,相比2017年的財政補貼,在相關技術考察指標上,增加了對單位載質量能力消耗量的分檔考察,提高了對動力電池系統(tǒng)能量密度和節(jié)油水平的要求,在補貼額度上相比2017年退坡40%,相比2016年退坡達60%以上。

      另一方面,受補貼退坡影響,近日鋰電池板塊、新能源客車板塊股票不同程度出現(xiàn)下跌。對此,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國家財政補貼已從主導變?yōu)檩o助,產業(yè)的發(fā)展將主要依托市場和“雙積分”驅動。但在此之前,補貼仍然是車企的重要利潤來源。

      整車能耗分檔補貼

      變普惠性為側重性

      從被曝光的2018年補貼新政上來看,新能源汽車長續(xù)航和節(jié)能減排是政策引導的方向,而對于電池系統(tǒng)而言,高能量密度和輕量化是未來車用動力電池的發(fā)展方向。

      記者注意到,相比2017年版新能源補貼政策,2018年的新補貼方案對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7年版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中,Ekg不高于0.24Wh/km.kg就可申請補貼,新調整補貼方案則要求降低至0.21Wh/km.kg,且0.15-0.2 Wh/km.kg才能拿到1倍補貼。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某新能源客車企業(yè)的技術人員,據其介紹,降低Ekg一方面是減輕車身自重,二是減輕動力電池重量。因為輕量化車身的研究始終在進行,但突破緩慢,所以減輕電池重量將成為關鍵。

      在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方面,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電池系統(tǒng)能量密度從不低于85Wh/kg提高到不低于110Wh/kg。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能量密度的提高在意料之中,大多企業(yè)對此早有準備,因此申報并通過新能源推廣目錄問題不大。

      綜上可以看出,由于國內主流客車企業(yè)對于新補貼政策的調整早有預期和應對,所以普遍認為較容易應對。但盡管如此,動蕩的政策調整仍是影響其產品及市場穩(wěn)定的關鍵因素。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新方案一方面釋放了扶優(yōu)扶強的信號,提出了更明確細致的要求。另一方面,不排除過快的調整節(jié)奏和多重技術指標會打亂車企的生產節(jié)奏。未來,客車車企進一步提高整車技術水平的同時,更要壓縮三電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早前流傳的將新能源汽車補貼行駛里程由3萬公里降為1萬公里的說法,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對行業(yè)是個好消息。“3萬公里的限制對乘用車難度過大,導致補貼嚴重拖期。政策制定應區(qū)分使用場景,降低乘用車3萬公里的限制已迫在眉睫。”

      重乘輕商思路顯著

      商用車減幅高達40%

      記者注意到,新方案體現(xiàn)出變普惠性為側重性的發(fā)展趨勢,而非一味的下調退坡。以純電動乘用車為例,盡管續(xù)航里程小于300km的車型補貼基準額度存在4000元-20000元不等的下調,但大于300km的車型補貼基準額度卻有所增長,而小于150公里的車型直接零補貼,實現(xiàn)了“削低補高”的補貼思路。

      相比純電動乘用車的“削低補高”,商用車下調顯得直接而明顯。客車由最高的45萬元國補+地補上限額度直接降至27萬元,減幅高達40%,專用車國補+地補上限額度下調也超過7.5萬元。

      事實上,在工信部近日公示的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公告中,記者發(fā)現(xiàn)宇通客車以補貼資金58.53億元成為最受益企業(yè),緊隨其后的是中通客車拿到22.95億元,安凱客車拿到8.4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三家企業(yè)收到的補貼資金占第二批補貼總金額的53.7%。可見,新能源商用車企業(yè)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中的受益程度之高。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目前已從公共領域為主向私人領域加速推進,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資金中,應向以乘用車為主的私人領域予以大幅傾斜,以實現(xiàn)發(fā)展重點的切換。

      同時,他強調,補貼政策應避免過快、過急的調整,以免對車企的產品成本核算造成過大影響。在補貼退坡原則不變的前提下,補貼退坡幅度應循序減小,并盡早予以公布,以便車企抓緊時間做研發(fā)與生產計劃調整。

      責任編輯:葉著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 版權所有,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lián)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