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 | 吳道鍔:留在村莊的名字
???
留在村莊的名字
□吳道鍔
“如果我不能成為照耀地球的太陽,我仍然可以成為一盞燈,照亮我的街道。”這是電影《12年級的失敗》的一句對白。
出生偏僻農(nóng)村的馬諾杰夢想成為一名高級警官,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社會的腐敗現(xiàn)象及教育亂象。印度公務員考試被稱為世界最難的國家級考試,錄取率約為0.08%。連續(xù)三年失敗后,他終于闖進了最后的面試。在隱瞞和誠實間,馬諾杰選擇了如實回答,盡管他知道,這個回答有可能讓他功虧一簣。當然,馬諾杰最終通過了面試,考官們爭論的結果是,一名公務員理應具備誠實的品質(zhì)。
勵志的奮斗故事并非虛構,故事原型的名字就叫馬諾杰,印度錢巴爾村人。
我有一個年紀很小的老鄉(xiāng),學歷比馬諾杰還要低些,初中畢業(yè)。他的生命永遠停留在19歲,停留在喀喇昆侖雪域。“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是這位戍邊英雄寫在日記本上的話,已經(jīng)為許多國人所熟知。老鄉(xiāng)名叫陳祥榕,屏南下山口村人。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陸游寫道:“位卑未敢忘憂國”,我想這都屬家國情懷,與“成為一盞燈,照亮我的街道”“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是同樣的表達。
5歲喪母,12歲喪父。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在家守孝三年之后,少年林祖亙沿著霍童溪孤身逆流而上,大抵抱著的是游歷大好山河的想法。
當林祖亙漫無目的地經(jīng)過杉洋村時,當?shù)匾晃缓眯牡恼残杖思沂樟袅怂?,林祖亙就此安家杉洋。杉洋村四面環(huán)山,并沒有太多適合耕種的田地,生產(chǎn)生活條件并不比林祖亙出生的云氣村優(yōu)渥。但在杉洋村,林祖亙卻找回了親情,林祖亙在詹氏私塾、書院及文昌閣等學館,廣泛涉獵文學、歷史及詩詞經(jīng)典,對醫(yī)藥方劑、冶煉火器技術亦有了解。
嘉定年間的寧德,虎災成患,《寧德縣志》記載當時“白晝虎入城,傷人畜無數(shù)”。杉洋附近的黃仙峰一帶,山林茂密,虎狼等猛獸盤踞其中,頻繁出沒,給當?shù)卮迕裆a(chǎn)生活帶來的威脅可想而知。
“虎為百獸尊,罔敢觸其怒”,嘉定十六年,正值青年的林祖亙憑借過人的膽識,帶領眾獵戶深入虎穴,與猛虎展開驚心動魄的搏斗。當村人將老虎抬回村中時,前來圍觀的人絡繹不絕,林祖亙由此聞名方圓百里,當?shù)匕傩找暳肿鎭優(yōu)樯袢恕?/p>
打虎需要膽識,但更需要智慧。林祖亙就地取材,制作大口徑火銃,配備給畬漢村落的獵人、弓弩手,組成專業(yè)打虎隊伍,歷時三年基本掃除了周邊的虎獸之災。
打虎除獸來自林祖亙的忠勇,救死扶傷則呈現(xiàn)出他的仁義。林祖亙熟悉草藥藥性大抵源自他平時對各種草藥藥理藥效的細致觀察、記錄。村醫(yī)林祖亙用平時積累的草藥知識為村民防治各類疾病。
在偏僻鄉(xiāng)間,打虎的勇猛與醫(yī)士的博學集于一身,林祖亙應屬于鄉(xiāng)間奇人。
福建民間信仰繁盛,與“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環(huán)境相關。福建地形非山即海,山有百蟲群獸、海有暗礁風暴,在缺醫(yī)少藥、生產(chǎn)工具落后的幾百年前,林祖亙這樣為民除虎、驅(qū)除瘟疫的平民自然有了“神明”的色彩。林祖亙?nèi)ナ篮螅迕褡园l(fā)將其供奉為“忠義和平大王”,成為鄉(xiāng)間景仰的平民英雄。
200多年后,明成化年間,時任南京都察院掌院事林聰?shù)矫飞教接H期間(林聰夫人湯滿娘為梅山村人,梅山距杉洋不足30里路),了解到林祖亙?yōu)槊癯?、救死扶傷的事跡后,十分感動,上報朝廷。明成化八年(1472年),明憲宗朱見深頒下圣旨,敕封林祖亙?yōu)?ldquo;杉洋感應林公忠平王”,下詔在杉洋建忠平王祖殿崇祀。
封號中“忠平”一詞,出自《后漢書·陰興傳》,書中記載:“友人張汜、杜禽與興厚善,以為華而少實,但私之以財,終不為言,是以世稱其忠平。”陰興是光武帝的小舅子,雖然與同郡的張宗、上谷的鮮于裒交情不怎么好,但知其才能,同樣稱贊其所長處,而舉薦其任官;友人張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認為二人華而不實,只給他們錢財,始終不給推薦。因此世人都贊揚他的公忠平允。林祖亙屬于陰興同一類的人。
在福建,像林祖亙這樣“由人變神”的還有媽祖娘娘林默、臨水夫人陳靖姑等等。救助遇險漁民的媽祖娘娘,救產(chǎn)、護胎的臨水夫人,護佑一方平安的忠平王,都屬于在福建省這片土地上為鄉(xiāng)鄰做出過突出貢獻或者犧牲的善人義士。
如果權利意味著責任,像林默、陳靖姑、林祖亙這些平民的義舉則出于道義。鄉(xiāng)民對她們的景仰,不正是對勇敢、仁愛、人道精神的崇尚,背后折射的是普通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3年3月,林公祖殿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閩東林公祈福習俗(周寧)”于2019年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第六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杉洋村林公祖殿
我很早就聽說過林祖亙的故事,但此前未曾到過杉洋,春節(jié)期間人頭攢動的景象卻多次聽人描述。
林公祖殿建在杉洋村水尾,雷社國的家挨著祖殿。從高祖父遷居于杉洋,雷家在這里已經(jīng)繁衍了七代。雷社國是一名“宮公”,“宮公”是林公祖殿守護人的別稱。村里的鐘、雷、蘭三姓畬族人家,以年為序,輪流看護。每戶都有一名“宮公”,分工接待十里八鄉(xiāng)的信眾。雷社國一家負責二十幾個村信眾的接待。“如有新的信眾,按就近原則歸類,無需爭執(zhí),大家都守規(guī)矩,幾十年未因此紅臉過。”雷社國說。
畬姓人家集中居住在祖殿邊叫南陽的水尾處,背面是青山綠樹,門前是潺潺溪流。63歲的雷社國除了照料三四畝茶園外,就是在家接待不時來訪的鄉(xiāng)親。兒女分別在福州、北京成家立業(yè),老兩口舍不得離開祖殿邊的家,這是相互的守護,不用約定。
2020年1月23日,我的一個朋友,寧德市醫(yī)院急診科醫(yī)生閔松林剛回到湖北浠水楊畈村的老家,新冠肺炎疫情已經(jīng)波及浠水。職業(yè)使然,責任使然,征得單位同意,大年初一,閔松林入駐浠水縣人民醫(yī)院,一呆就是58天。聽起來都讓人懼怕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名偶然回鄉(xiāng)的醫(yī)生卻義無返顧站在了最前沿。
一名農(nóng)村教師,傾盡家中所有,只為了讓村里的小學有更完善的辦學條件,讓這里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借此走出大山。這是福安錦桌頭小學教師蔡堅基的執(zhí)著。
一名普通護士,寧愿省吃儉用,也要盡全力幫助周邊的孤寡老人、貧困學童。這是屏南包著瓊堅持幾十年的慈善。
幾十年間,由于職業(yè)緣故,我細致了解過許多平民榜樣:傾家辦學的蔡堅基、舍己救人的池新新、沖在抗災一線的周炳耀、助人為樂的包著瓊……他們的名字一樣留在了村莊。
如果說,林默、陳靖姑、林祖亙屬于閃亮的星座,蔡堅基、池新新、周炳耀、包著瓊們就是點點繁星。
我相信信仰的力量,獨善其身與修養(yǎng)有關,兼濟天下與抱負相連。我想,理想之花開在沃野,也可以綻放在貧瘠之地,信念就是最好的土壤。或者做一盞燈,照亮你我的街道。

插秧時節(jié)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
編輯:卓金芳
審核:陳小蝦 林珺
責任編輯:卓金芳
(原標題:知乎者也 | 吳道鍔:留在村莊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