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_亚欧日韩欧美网站在线看_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网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 <dfn id="zskxd"><var id="zskxd"></var></dfn>
      <span id="zskxd"></span>

      首頁 縣市頻道 周寧新聞

      周寧:科技興農 鼓了百姓腰包

      2018-12-05 10:00 來源:寧德網 楊洋 鄭凱

      周寧:科技興農 鼓了百姓腰包1

      基地內工人采摘黃皮椒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楊洋 鄭凱 通訊員 黃起青 文/圖)初冬時節(jié),在周寧縣李墩鎮(zhèn)云埔蔬菜合作社里,數十名工人正熟練地將一箱箱剛采摘的黃皮椒、茄子分揀、裝袋、過秤、裝車。“今年最后一季的黃皮椒、茄子售罄了,又是一個豐收年!”合作社負責人李孫發(fā)言語間滿是喜悅。

      2003年,李孫發(fā)回鄉(xiāng)種植蔬菜,因技術不成熟、基地設施不完善,連續(xù)虧損了8年。2016年,在當地政府的牽線搭橋下,李孫發(fā)建起了設施大棚,實現了露天栽培到大(?。┡锔采w、從單一品種到多品種、從分散栽培經營到集約規(guī)模經營的轉變,成為周寧縣最大集中連片的蔬菜種植基地。“政府根據基地棚型補助了460萬元。像今年‘瑪莉亞’臺風來襲,因有設施大棚的保護,尖椒不僅產量保住了,而且價格從原來每斤1.8元漲到2.6元。”李孫發(fā)說。

      為了節(jié)約人工成本,有效澆灌水肥,李孫發(fā)還自主研發(fā)了改良版的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市面上的那種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要使用自來水,不大適用于我的基地,使用過程中容易堵塞,不便于拆洗,所以我就自己發(fā)明了一款便于拆洗、不易堵塞的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李孫發(fā)介紹,“打個比方,200畝的基地需要100個工人至少好幾天的工作量,每人每天工資80至150元不等,成本可想而知。2016年使用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以來,施肥工的人工成本節(jié)省了95%,且該澆灌系統更加均勻和科學,蔬菜產量也增加了一半。”

      不僅如此,在基地發(fā)展的過程中,省市縣專家也時常到基地指導栽培技術及如何改良品種等,基地也因此發(fā)展得越來越好,李孫發(fā)還到其他鄉(xiāng)村發(fā)展基地。“縣里經常請農技專家?guī)椭笇c培訓,受益匪淺?,F在我們正在進行新產品的集約化育苗以及其他品種的試種。”李孫發(fā)說。

      10月中下旬,恰逢黃皮椒的豐產期,不料基地出現了一種病蟲害,專吃黃皮椒,并在黃皮椒上產卵,直接導致黃皮椒無法結椒,產量同比下降10%,李孫發(fā)心急如焚。

      “我們到他基地一看,發(fā)現前期使用的藥劑是不正確的,立即建議他換一種藥。”省農科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薛珠政介紹。

      對癥下藥,除去病蟲。“多虧了專家的對癥下藥,幾天后,病蟲害就被遏制住,挽回了不少損失。”李孫發(fā)由衷地感激道。

      專家為李孫發(fā)出謀劃策可不是個例。在今年的“6·18”上,周寧縣與福建省農科院對接,正式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加強農業(yè)技術研究及人才交流合作力度,柔性引進王慶森研究員等一批農業(yè)專家,合作實施生態(tài)茶園、高山馬鈴薯、高山高優(yōu)蔬菜、晚熟葡萄等9個重點合作項目,省農科院給予每個項目5萬元支持,縣財政配套專項資金30萬元,共同推動農業(yè)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協議簽訂后,9個項目隨即落地,省農科院專家直接對接相關基地,實地進行技術指導。“每隔一段時間,省農科院的專家就會到各自掛鉤的基地、公司指導,毫不吝嗇,傾其所學。”省農科院掛職周寧縣農業(yè)局副局長陳永聰介紹。

      如今,李孫發(fā)的云埔基地年年大豐收,在周寧本地的蔬菜基地設施大棚面積達600畝,輪番種植茄子、花菜、白菜等,一年四季皆可采摘?;剡€帶動周邊近百名村民就業(yè)增收,輻射帶動群眾發(fā)展反季節(jié)蔬菜2000多畝,當地貧困戶戶均增收9000余元。

      責任編輯:陳娥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 版權所有,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