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_亚欧日韩欧美网站在线看_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网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 <dfn id="zskxd"><var id="zskxd"></var></dfn>
      <span id="zskxd"></span>

      首頁 新聞頻道 國際新聞

      日本大學今不如昔 源于自民黨政治政策出了問題

      2017-09-06 16:2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寧德網

      中國青年報消息 為增強日本教育的國際存在感,2015年的時候,日本政府制定文化輸出戰(zhàn)略,擬向世界經濟新興國家輸出“日式教育”,首先選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先行先試。政府還從2016年度財政預算中拿出1.5億日元,支持外務省、經產省和教育企業(yè)等共同成立合作平臺,專門推動日式教育的海外拓展事業(yè)。

      但是,日本教育自身卻正在出現一些令人憂慮的跡象。

      《日本經濟新聞》8月1日報道說,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專家會議提出了一項報告,建議對全日本的公立師范院校和綜合大學師范系、科(共44家)進行裁撤、縮編或合并。這種縮小師資培養(yǎng)體系規(guī)模的政策實屬罕見。報道稱,2016年,日本公辦中小學教員錄用人數約為2.3萬人;伴隨少子化問題加劇,10年后這一數字將減半,降至1.2萬人左右。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高舉起大幅增加律師、法官等法律人才的大旗?!冻招侣劇?月31日報道稱,最高峰時,日本全國高校的法學研究生院多達74家;如今,其中的39家面臨著停辦或停招的命運。該報道稱,文部科學省2015年開始實施司法考試合格率與政府補貼掛鉤的政策,以至于當年就有13家法學研究生院停招。同時,46%的法學專業(yè)生源卻集中到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等名校的法學研究生院。該報道指出,日本政府對法律人才需求(實際趨勢)存在誤判。2002年,因應經濟全球化與知識產權領域需求的擴大,日本政府判斷,未來律師人才可能供不應求,于是通過內閣會議,確定將每年司法考試合格者數量目標從1200名提高到3000名。一時間,各大學紛紛設立法學研究生院,以提升大學自身品牌。截至2016年,日本政府為此共投入了964億日元財政補貼。但事實上,法律人才的實際需求卻未見增長,比如說,2015年法院受理案件約353萬宗,比2004年還減少了四成。而且,法學研究生院畢業(yè)生的司法考試合格率目前僅為15%,遠低于預期的70%到80%。

      《東京新聞》8月15日報道說,青山學院大學近年不斷削減法學研究生院教員,并已經決定停招。2017年度,該校法學院有教員14名,在讀生卻只有29名。校長三木義一就停招問題解釋說,維持一家法學研究生院,當然需要聘用多名教員;但不論怎么努力,經營上都出現了虧空。

      日本前外交官、作家孫崎享,8月31日在東京的一次演講中提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迅速發(fā)展成為經濟大國,原因何在?美國前總統(tǒng)卡特的顧問布熱津斯基曾分析認為,那是因為當時的日本擁有諸多強項和優(yōu)勢。但是,時至今日,日本這些強項和優(yōu)勢幾乎全部被逆轉或超越,首先就是教育。過去,日本的教育水準放在全世界也是非常出色的;可現在,在世界大學排位中,東京大學的名次已被不少亞洲國家或地區(qū)的大學超越,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清華大學等??梢哉f,日本的大學已經不再站在亞洲最頂端了。不僅如此,據說北海道某大學近期一次裁減教員兩三百人;一些大學由于財政困難,開始轉而聘用薪酬較低的教員。

      孫崎享認為,“說到底,這是自民黨政權(的政治和政策)出了問題”。

      孫崎享在上述演講中還提到,日本每年分攤駐日美軍經費約為7612億日元,這筆龐大的費用負擔,哪怕能降到德國分攤的在德美軍經費同等水平,節(jié)余部分就足夠實現日本大學教育正?;?,根本不用通過修憲來實現。“所以啊,為了這筆(在日美軍經費分攤經費)預算獲得通過,(美國)需要東亞(地區(qū)安全局勢)的不安定”。

      2015年,安倍政府出臺了“安全保障技術研究推進制度”,變相鼓勵日本高校及研究機構參與研發(fā)軍民兩用技術,同時以巨額研究資金資助為誘餌,招募“可用于防衛(wèi)的先進民生技術”研究項目。據悉,2015年防衛(wèi)省為該制度劃撥預算3億日元,2016年翻倍為6億日元,2017年陡增18倍至110億日元。與此同時,日本政府的整體科研經費卻不斷壓縮。

      要使人順從,先令其窮困?;蛟S正是安倍當局驅動日本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再次染指乃至陷身于軍事的內在邏輯。(記者 張建墅)

      責任編輯:葉朝玉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

      寧德網 版權所有,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309374

      廣告聯系:0593-283132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0593-2876799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qū)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

      閩ICP備09016467號-17 網絡舉報監(jiān)督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