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戶外勞動者“抬腳即達”
9月25日下午,在位于蕉城區(qū)蕉北街道繼光社區(qū)的工會驛站,幾位外賣小哥和居民正安靜地或閱讀或翻看手機,臨窗休憩。“工會驛站就是我們的‘充電站’,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飯涼能加熱、手機能充電。”外賣員小孫說。
為扎實推進“堅持‘把心貼近人民’,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專項行動,蕉城區(qū)總工會今年新建3處工會驛站。據(jù)介紹,新建成投入使用的3個工會驛站分別位于蕉北街道繼光社區(qū)、蕉南街道下宅園社區(qū)和上汽園區(qū),均以“實用、溫馨”為設計理念,精準對接勞動者實際需求。各站點除配備空調、飲水機、微波爐、充電設備、無線網(wǎng)絡等基礎設施,滿足勞動者納涼取暖、加熱餐食、飲水休憩、應急充電等核心需求外,還結合所在區(qū)域特點,推出差異化服務。繼光社區(qū)工會驛站設置了圖書角,并提供多種書籍報刊,讓勞動者在休息間隙也能“充電蓄能”;下宅園社區(qū)工會驛站依托智能門禁系統(tǒng),實現(xiàn)24小時開放,戶外勞動者掃碼即可自助進出;上汽園區(qū)工會驛站緊鄰工業(yè)區(qū),重點關注貨車司機和園區(qū)工人的需求,同樣支持24小時智能進出,適配倒班作息和錯峰??啃枨螅蔀閳@區(qū)周邊專屬的“暖心補給站”。
一座座小驛站成為城市里的“溫暖坐標”,讓戶外勞動者感受到“家”的舒心。目前,蕉城區(qū)已建成30家工會驛站,逐步實現(xiàn)“冬可取暖、夏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的一站式服務,讓戶外勞動者“抬腳即達”。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記者 楊洋 通訊員 楊慈監(jiān)
編輯:陳娥
審核:劉寧芬 吳明順
責任編輯:陳娥
(原標題:讓戶外勞動者“抬腳即達”)